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高职

作者: 时间:2023-06-29 点击数:


助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助产

专业代码:520202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三年(全日制)

四、职业面向与职业资格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1  助产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医药卫生大类

52)

护理类

5202)

卫生和社会工作(Q)

1.卫生

Q,84

2.社会工作(Q,85)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GBMI-9)

(1)护理人员 2-05-08(GBMI-98)

助产士2-05-08-07

妇产科护士2-05-08-08

儿科护士2-05-08-02

其他护理人员2-05-08-99

(2)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5-99-00(GBMI-99)

临床助产

母婴保健

临床护理

本专业学生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表2所示。

2  助产专业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序号

证书名称

等级

对应专业课程

颁发单位

备注

1

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初级

助产技术、母婴保健

卫生健康委员会

必考

2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初级(士)

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等

国家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

必考

3

育婴师、公共营养师、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保健按摩师、妇幼保健员

初级

助产技术、儿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等

卫生健康委员会

选考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助产、护理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公民修养和职业素质,掌握助产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临床助产、母婴保健、临床护理等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助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面向各级各类综合医院、妇幼专科医院的产房助产,妇幼保健机构、月子中心的母婴护理及产后康复等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学生毕业后能适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较快适应临床和社区第一线需要的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具有崇尚宪法、崇德向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敬佑生命、母婴健康的职业使命。

3)具有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5)具有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6)具有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崇尚创新的创新意识

7)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具有慎独自律的职业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怀。

9)具有助产人文修养、助产人性关爱、热爱助产事业的道德情操。

10)具备找问题、理思维、有想法、练操作、强技能、能胜任的工程思维

11)具备认真负责、技术娴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2)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2.知识

1)掌握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护理和母婴保健知识。

3)掌握科学规范的助产技术及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掌握助产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5)掌握计算机应用、英语的公共基础知识。

6)掌握临床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7)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8)熟悉与助产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人文、社会、护理伦理等知识。

9)熟悉社区传染病的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知识。

10)了解护理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11)了解助产学、护理学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3.能力

3  助产专业职业能力

能力项目

     

通用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3.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6.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

8.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能力

1.具有产前评估、产程观察、规范接产、产后观察及新生儿处理的基本能力;

2.具有陪伴和指导产妇分娩及产后照护产妇、婴儿的能力;

3.具有对难产及产科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

4.具有对优生优育、计划生育进行指导的能力;

5.具有按照护理程序,发现并解决护理问题,评价护理结果的能力;

6.具有基础护理及临床常见助产技术操作的能力;

7.具有对孕产妇及家属开展心理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构成。

4  助产专业课程体系

序号

课程性质与类别

主要课程

1

公共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基础、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军事理论与训练

2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用药护理

专业核心课

助产技术、母婴保健、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

护理学基础实训、助产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助产技能见习、岗位实习

3

专业选修课

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护理人际沟通、急危重症技术、传染病护理技术

4

公共选修课

限定选修课

入学教育、公共选修课、安全教育

任意选修课

音乐鉴赏、艺术导论、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

(二)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5  助产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要求

开设学期

学时(学分)

1

健康评估

本课程主要介绍健康护理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理解身体各部评估的正常表现、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参考值,正常及异常心电图表现,掌握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操作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知识,培养能对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评估、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并作出护理诊断的素质和技能。

724.5

2

护理学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常用基础护理操作的原理,理解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掌握护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培养能运用各项基本护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或素质。

一、二

925.5

3

母婴保健

本课程主要介绍优生优育的基本知识和母婴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及进行的保健指导。要求学生掌握优生优育的基本知识,熟悉母婴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特点,并能进行保健指导。

322

4

助产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妇女妊娠、分娩、产褥的全过程,以及对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生理、病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改变的分析、处理。要求学生能运用产科学及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进行妊娠诊断、产程观察、接生以及妊娠、分娩、产褥各期的护理,能初步进行难产的诊断、护理及处理配合,知晓孕产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和护理措施,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725

5

内科护理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临床内科各系统疾病患者及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要点,掌握内科护理的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三、四

1168.5

6

外科护理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及病理基础,理解外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内容和护理问题,掌握外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培养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三、四

1168.5

7

妇产科护理

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女性在非妊娠状态下,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行为反应、处理、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其保健指导。要求学生熟悉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并能熟练进行相关妇科护理操作。

644)

8

儿科护理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及儿科各系统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理解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诊断和病因,掌握儿童期各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培养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儿童实施整体护理,使其处于恢复、维持、促进健康的最佳身心状态的素质或技能。

644)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6  助产专业课程学时学分构成

序号

类别名称

课时数/学分

总计

百分比(%)

合计

1

公共课程学习领域

830/41.5

3180/164.5

25.22%

100%

2

专业基础学习领域

300/17

10.33%

3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

1918/87

52.78%

4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132/8

4.81%

5

公共选修及素质拓展学习领域

-/11

6.86%

理论课时

1338

3180

42.07%

100%

实践课时

(含理实一体化课程)

1842

57.93%

7  助产专业教学周数安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合计

教学周数

17

20

20

20

20

20

116

理论周数

12

12

10

8

0

0

42

实践周数

4

6

10

8

-

-

28

考试周数

1

1

1

1

0

2

6

岗位实习

0

0

0

0

30

5

35

机动周数

1

1

1

1

0

1

5

助产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附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

1.队伍结构

1)生师比不高于25:1;

2)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20%,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30%,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60%;

3)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50%以上。

2.专业带头人

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双师型教师;

2)能够较好把握行业动态和专业发展趋势,在本行业、本区域具有一定影响;

3)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

4)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服务能力,主持参与过国省重大教学建设项目、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主持参与过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或职业培训。

3.专任教师

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科教育背景;

2)具有高校教师任职资格,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3)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4)具有6个月以上企业实践经历。

4.兼职教师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具有5年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或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课程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

4)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本专业现有教室1个;校内实训室27个;校外实习基地13个。

8   助产专业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场地面积

m2

仪器设备

数量

(台/件)

主要仪器设备配置

主要功能

工位数

1

助产实训室

77

172

自然分娩模型、助产虚拟仿真训练系统、会阴缝合练习模型、交互式四部触诊训练软件系统、分娩机转示教模型、妇科检查床、宫颈及阴道变化模型、产后大出血急救电子标准化病人等

母婴护理、1+X证书试点(母婴护理)

40

2

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室(一)

77.8

10

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训练模型、高级手臂静脉穿刺训练示教模型、微电脑输液泵、静脉虚拟注射训练及考核系统等

铺备用床、铺暂空床、铺麻醉床、导尿术、口腔护理、各种注射法、床上洗头

40

3

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室(二)

38.9

5

PP床头平板床、基础护理仿真标准化病、透明男/女性导尿、臀部肌肉注射仿真模型

铺备用床、铺暂空床、铺麻醉床、导尿术、口腔护理、各种注射法、床上洗头

40

4

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室(三)

38.9

5

基础护理仿真标准化病人(男/女)、青霉素快速皮试仪、全功能静脉输液仿真手臂

铺备用床、铺暂空床、铺麻醉床、导尿术、口腔护理、各种注射法、床上洗头

40

5

老年护理技术

38.9

14

基础护理仿真标准化病人(男/女)

老年护理课程教学

(专业共用)

40

6

基础医学形态

77.8

60

脊柱模型、颈椎模型、心脏与透明肺、男性全身骨骼模型、各系统标本等

人体结构、病理、微生物微观形态观察

40

7

内科护理(一)

38.9

15

智能化心肺检查和腹部检查教学系统

各种心肺听诊、胸腹部触诊法

40

8

内科护理(二)

38.9

15

成人护理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

各种心肺听诊、胸腹部触诊法

40

9

护理示教室

77.8

4

多媒体体格检查技能训练系统、智能化心肺检查和腹部检查教学系统、全身体格检查模型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

(专业共用)

40

10

模拟护理病房(一)

38.9

5

紫外线消毒车、综合手术床等

鼻饲法、静脉输液、穿脱隔离衣、吸痰法、氧气吸入法、洗胃法

40

11

模拟护理病房(二)

38.9

5

体格检查系统-学生(软硬件)等

鼻饲法、静脉输液、穿脱隔离衣、吸痰法、氧气吸入法、洗胃法

40

12

无菌操作室(一)

38.9

21

创伤训练模型、医用洗手池、

无菌操作

40

13

基础医学机能实训室

77.8

60

数字解剖系统

生理、病理、生化、药理等机能虚拟实训

40

14

模拟护理病房(三)

38.9

5

高级创伤训练模型、ICU电动床

鼻饲法、静脉输液、穿脱隔离衣、吸痰法、氧气吸入法、洗胃法

40

15

模拟护理病房(四)

38.9

5

实验台、医用洗手池

鼻饲法、静脉输液、穿脱隔离衣、吸痰法、氧气吸入法、洗胃法

40

16

无菌操作室(二)

38.9

18

心肺模拟人、检查床等

无菌操作

40

17

人体解剖标本室(一)

77.8

180

全身动脉(不带骨)、骨架(特级)、头颈躯干水平断面

人体形态结构、解剖标本

40

18

人体解剖标本室(二)

38.9

220

骨架(特级)、头颈躯干水平断面、各系统标本

人体形态结构、解剖标本

40

19

数字人体解剖(一)

38.9

3

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解剖及外科手术仿真人、人体全身肌肉附内脏模型(全身肌肉解剖)

人体形态结构、解剖数字人

40

20

数字人体解剖(二)

38.9

3

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解剖及外科手术仿真人、人体全身肌肉附内脏模型(全身肌肉解剖)

人体形态结构、解剖数字人

40

21

基础医学模型室

20

50

多媒体视频展示台、移动看台、新型二摇床

人体形态结构、解剖模型

40

22

微免实训室

38.9

30

单目显微镜、血清凝固器、荧光显微镜

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训

40

23

心肺复苏实训室(一)

77

6

AIDman心肺复苏训练及考核系统、高级成人气管切开吸痰及护理模型

急救、心肺复苏

40

24

心肺复苏实训室(二)

38.9

6

AIDman心肺复苏训练及考核系统、高级成人气管切开吸痰及护理模型

急救、心肺复苏

40

25

技能训练室

38.9

0

医学机能学虚拟实验室系统、教师和学生微型计算机

急救、心肺复苏、气管切开、静脉输液

40

26

外科护理与重症监护室

77

27

呼吸机、多参数监护设备、麻醉吊塔、手术无影灯(摄像功能)

外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

40

9 助产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实习项目

实习内容

容纳学生人数

1

***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0

2

**省第四人民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0

3

**市第一人民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8

4

**市第一人民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5

5

***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0

6

**大学附属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0

7

**市人民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0

8

**市中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0

9

**市第一人民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0

10

**市第二人民医院

岗位实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5

11

**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岗位实习、助产认识见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20

12

**市妇幼保健院

岗位实习、助产认识见习

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

10

13

**市各县区医院

助产认识见习、助产技能见习

母婴保健、新生儿护理

20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教师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结合母婴保健资格证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教材全部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适应助产专业教学需要,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2.图书文献

学院图书馆现有图书63.3万册,生均图书42.61册。助产专业图书、期刊包括:助产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助产类实验实训手册、助产专业操作技术类图书等方面,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

在备课、教学、教学资源制作等环节广泛利用相关图书和文献资源,引导学生查阅资源,了解图书分类知识,养成查阅和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收集专业规范、参考书籍等资料,丰富专业图书和文献资源。

3.数字资源

根据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共享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相关教学资源,建设5门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和利用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以及微课、课件等教学资源。教师能利用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10  助产专业教学资源网站览表

序号

资源名称

教学平台

网址

1

助产专业教学资源库

超星

http://******.zyk2.chaoxing.com/index?staid=7678

2

《正常人体结构》在线课程

MOOC学院

http://www.icourse163.org/collegeAdmin/******Panel.htm#/agt

3

《妇产科护理技术》在线课程

学银在线

http://******.zyk2.chaoxing.com/index?staid=7678

4

《内科护理技术》在线开放课程

职教云

https://user.icve.com.cn/cms/*****.do

5

《外科护理技术》在线开放课程

职教云

https://user.icve.com.cn/cms/*****.do

6

《儿科护理技术》在线开放课程

职教云

https://user.icve.com.cn/cms/*****.do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依托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角色扮演式等经典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优势,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建立教育教学网络平台,实施课本、课堂、网络、实训、实习等全方位教育教学,极大地拓展人才培养的空间,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优化。按照职业教育规律,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努力实现“零距离”教学,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实现“知”与“行”之间的“零距离”接触;理论教学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学生参与,增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践教学采用问题及难点定向式教学、角色扮演、病例分析、临床与学院联合指导技能实训等方法。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操作录像、虚拟动画等,使课堂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根据助产专业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采用灵活、弹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据助产岗位真实工作过程组织教学,采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总结归纳学习领域→整合序化知识”的方法,突出“岗位胜任力”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将以课堂为主导的学校教育和助产岗位工作有机结合,采取任务驱动、问题导向、课堂与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五)学习评价

建立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三方评价机制。依据“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通培养的评价标准,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双导师评价、医疗机构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素质相结合等多元评价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主要依据学生课堂学习及完成作业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如课堂表现、课业成果等;医疗机构评价是指学生在岗位见习、实习过程中或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和医院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按岗位的实际要求进行全面测试,学生在科室轮换时,严格按岗位要求由临床带教老师、护士长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出科考核,包括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采取理论测试、实践考核和现场操作等方式,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达到专业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并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的实习档案;技能操作考核,严格按照助产行业岗位技能训练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进行,以保证教学与临床实际岗位工作的一致性。

(六)质量管理

本专业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质量方针,吸纳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社会参与,学院履行质量保证主体责任,组织实施产业发展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回访调研、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成绩分析、毕业资格审核、成绩核查、学情调研、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信息采集、专业检查(评估或认证)、教师年度绩效考核等质量保证工作,形成常态化、可持续、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

11  助产专业质量保证

序号

质量保证方式

实施时间

呈现形式

1

产业发展调研

每年7-8

调研报告

2

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每年7-8

调研报告

3

毕业生跟踪回访调研

每年7-8

调研报告

4

教学检查

每学期

检查报告

5

教学督导

每学期

督导简报

6

学生评教

每学期

评教报告

7

教师评学

每学期

评学报告

8

听课评课

每学期

听课记录

9

成绩分析

每学期

分析报告

10

学情调研

每年5

调查报告

11

毕业资格审核

第六学期

审核报告

12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信息采集

每年9

质量报告

13

教师年度绩效考核

每年12

绩效报告

14

专业检查(评估或认证)

每三年

评估(检查或认证)报告

九、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及转换

本专业坚持开展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包括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工作经历等与课程学分的转换。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世界级、国家级或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励,可免修免考相应课程,并转换为相应课程学分。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行业协会支持举办的各类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三等奖以上奖励,可转换为毕业设计学分。在本专业相关岗位工作3年以上,可免修岗位实习,并转换为岗位实习学分。公开发表论文或专利,可免修免考对应专业课程3门,并转换为相应课程学分。

12  助产专业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

序号

学习成果名称及级别

免修免考课程名称

备注

1

国家级技能大赛参加者

专业基础、专业拓展学习领域所有课程

2

参加教师科研工作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或公共选修及素质拓展学习领域其中一门课程

3

“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制证书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或公共选修及素质拓展学习领域其中一门课程

4

职业资格证书1个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或公共选修及素质拓展学习领域其中一门课程

5

专业类刊物公开发表作品1项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或公共选修及素质拓展学习领域其中一门课程

备注:学习成果转换的课程成绩依据学院《以证(赛)代考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执行。

十、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体质健康测试达到合格以上标准,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

十一、附录

助产专业教学进程总体


1. 助产专业教学进程总体

13 助产专业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

类型

学分

学期

课时分配

备注

教学周数

16

20

20

20

20

20

理论

实践

合计

课程名称

周课时或教学周数

公共课程学习领域

1

9999990301

B

2

**精神教育

32

20

12

32

线上学生自学在线课程,线下以讲座和现场教学方式进行

2

9999990302

A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14▲

44

12

56

3

9999990303

A

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

2/16

28

8

36

其余课时以讲座的形式开展

4

9999990304

A

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2/16▲

28

8

36

其余课时以讲座的形式开展

5

9999990305

A

1

形势与政策(一)

2/4

8

0

8

6

9999990306

A

形势与政策(二)

2/4

8

0

8

7

9999990307

A

形势与政策(三)

2/4

8

0

8

8

9999990308

A

形势与政策(四)

2/4

8

0

8

9

9999990309

A

1

职业生涯规划

2/8

8

8

16

与入学教育相结合

10

9999990310

A

1

就业指导

2/16

20

12

32

11

9999990311

B

2

体育与健康(一)

2/14

8

28

36

其余以篮球赛、运动会、冬季越野赛等形式开展

12

9999990312

B

2

体育与健康(二)

2/16

8

28

36

13

9999990313

B

2

体育与健康(三)

2/16

8

28

36

14

9999990314

A

3.5

大学英语(一)

4/14▲

56

8

64

其余以英语口语技能形式进行

15

9999990315

A

3.5

大学英语(二)

4/16

56

8

64

16

9999990316

B

3.5

信息技术

4/14

32

32

64

其余以课外实践形式进行

17

9999990317

B

2

劳动教育

-

-

-

-

16

16

32

与专业实践、社会活动相结合,课内16学时。

18

9999990318

B

2

创新创业基础

2/16

16

16

32

19

9999990319

A

1.5

大学语文

2/14

14

14

28

20

9999990320

B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14

20

16

36

8学时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进行

21

9999990321

A

1.5

入学教育

24

0

24

22

9999990322

B

4

军事理论与训练

36

112

148

《军事理论》36学时,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军事训练结合开学军训进行。

专业基础学习领域

1

5202020301                        

B

5

正常人体结构

6/14▲

50

34

84

2

5202020302

B

4

正常人体功能

4/18▲

50

22

72

3

5202020303

B

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2/18▲

26

10

36

4

5202020304

B

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4/18▲

46

26

72

5

5202020305

B

2

用药护理

2/18▲

24

12

36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

1

5202020306

B

4.5

健康评估

4/18▲

48

24

72

2

5202020307

A

3.5

护理学基础(一)

4/14▲

56

0

56

3

5202020308

A

2

护理学基础(二)

2/18▲

36

0

36

4

5202020309

C

2

护理学基础实训(二)

2/18▲

0

36

36

5

5202020310

A

2

护理学基础(三)

2/18▲

36

0

36

6

5202020311

C

2

护理学基础实训(三)

2/18▲

0

36

36

7

5202020312

B

5

助产技术

4/18▲

36

36

72

8

5202020313

C

4

助产技术综合实训

4/16

14

50

64

9

5202020314

B

4.5

内科护理技术(一)

4/18▲

56

16

72

10

5202020315

B

4

内科护理技术(二)

4/16▲

50

14

64

11

5202020316

B

4.5

外科护理技术(一)

4/18▲

56

16

72

12

5202020317

B

4

外科护理技术(二)

4/16▲

50

14

64

13

5202020318

B

4

妇产科护理技术

4/16▲

50

14

64

14

5202020319

B

4

儿科护理技术

4/16▲

50

14

64

15

5202020320

C

30

岗位实习(上)

30/30

0

900

900

16

5202020321

C

5

岗位实习(下)

30/5

0

150

150

17

5202020322

A

1

理论综合考核

30/1

30

0

30

18

5202020323

C

1

技能综合考核

30/1

0

30

30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1

5202020324

B

2

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

2/18

18

18

36

2

5202020325

B

2

母婴保健

2/16▲

32

0

32

3

5202020326

B

2

护理人际沟通

2/16

16

16

32

4

5202020327

A

1

急危重症护理

2/8

10

6

16

5

5202020328

A

1

传染病护理

2/8

16

0

16

公共选修及素质拓展学习领域

1

——

B

2

艺术教育

8门限选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线上线下学习均可。

2

——

B

4

公共选修课

分院级选修课和系(部)选修课,线上线下学习均可,课程由教务处选定,学生需修满4个学分。

3

——

B

3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育婴师、公共营养师、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资格证之一

4

——

B

2

安全教育

周三晚上以专题讲座、主题活动、主题电影等方式进行。

合计

164.5

28

28

26

26

1340

1840

3180

电话:0911-8235500 邮编:716000 地址: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555号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主办 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陕备ICP 0601334 技术支持: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