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2016.01-2018.12)

作者: 时间:2018-09-10 点击数:

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师范教育系实际,制定此建设方案。

一、专业现状和基础

师范教育系现有学前教育一个专业,在校生1430人,教职员工63人,其中专业教师40人。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高级职称4人,双师素质教师4人。尽管师资力量薄弱,但秉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区域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科层次人才,学前教育专业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并被列入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建设专业,陕西省一流培育专业。当前我系专业建设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教师教育工作能力弱化,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聚焦不够;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结构、层次和数量与我院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度不高,学前教育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学科知识不扎实,学前教育专业基本技能不强,信息化素养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师职后培训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素养提升缓慢。针对上述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社会需求和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做强学前教育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建立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改变一专独大的现状。按照打造特色、发展重点、培育新型专业的原则推进专业建设,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学院“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优质专科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专业建设目标

1、组建团队,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如期完成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学前教育骨干专业建设任务。

2、组织开展早教行业市场调研、分析论证,编制《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适时申报早期教育专业。

3、主动出击,面向全国引进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层次人才。

4、加强与全国同类同专业处于领先位置院校的深入交流,更新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5、与省级示范幼儿园合作,组建一流幼儿园在职教师培训团队,积极参与陕西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新一轮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

6、增加投入,加快进度,完成2门精品资源和在线开放课程、2门精品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建设。

7、积极主动配合学院尽快完成校内新建实训室的建设工作。

8、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院顶岗实习的管理要求,完成毕业生顶岗实习和促进就业工作。

四、专业建设措施

1、加强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专业建设领导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落实专业建设责任,规范专业建设进程。

2、建立和完善诊断评估的长效机制。建立常态化自主诊断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构建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目标链和标准链,找准确定观测点,形成质量改进螺旋,健全相关制度和管理规章。

3、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将常规教学管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确保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运行。

4、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立由学校、用人单位、就业学生等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起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经费保障。逐年加大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为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五、专业建设具体任务

1、实施师德养成教育工程,培养具有道德规范和教育情怀的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内容,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加强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养成教育,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将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采取公益支教、志愿服务等方式,提升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发掘、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弘扬当代教师风采,大力宣传爱岗敬业的新时代优秀教师形象。

2、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确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树立现代教育办学理念,以发展为主旋律,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为推动力。坚持强化管理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内涵建设,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构建学校现代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注重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建立师资队伍技能型,技术性成长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和家长的吸引力,扩大招生规模。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师资优化的要求,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争取相关行业企业的支持参与办学。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人才,利用行业企业的人才需要市场,专业技术专家的力量和优良的实践实训条件。

3、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与管理制度,建立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部门考评等多种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岗位聘用、续聘解聘的首要内容和重要指标。二是要大力引进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学历以上的研究生充实师资队伍,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学历,达到一流专业和国家认证二级的指标要求。三是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职兼课教师队伍,能深度参与师范生培养工作,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20%。四是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和各种教学比赛,专业理论课教师下幼儿园或早教机构实践不少于一学期或一年,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经过五年努力形成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4、课程建设。按照确保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质、职业素养整体提升的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符合学前教育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相关标准要求,跟踪对接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前沿,适时适度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建成《学前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舞蹈》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把微课、慕课融入教学中,出版教材2部。

5、实践教学与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实训、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技能大赛和毕业生技能汇报”四位一体、学贯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落实专业整体性技能训练与比赛方案和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新建电子钢琴教室、手工室、舞蹈教室、数字微格教室等一批校内实训室,满足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训需要,加强与生源地幼教机构的联系,与市区、县内省级示范园和知名早教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成为稳固的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在职培训基地。

6、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省教师教育联盟等为平台,建立“政府-院校-幼儿园”协同培养体系,发挥政府主导、院校主体作用打造协同育人平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协同确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研究和幼儿园课程研读内容,完善“三字一话”、识谱视唱等师范生技能考核。构建包括教学观摩、学校体验、案例教学、主题研讨、探究反思等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保障生均教育实践经费支出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践基地;落实教育实习时间至一个学期,将见习、实习、研习科学分配至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实行院校教师与优秀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习的“双导师”制度。

7、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完成早期教育人材培养方案,着手申报早期教育专业。逐年开始面向音乐、美术、早期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培养专业,培育一流专业特色专业。教师素质要求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合理设置课程及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将认证结果与教师资格考试认定挂钩,并为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决策参考。协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早期教育专业的申报工作,根据我校优势凝炼学科方向,鼓励优势互补和学科帮扶,合作共建高水平教师教育学科,打造我省优质专业学科品牌。

8、创建创新实验区,打造我系学前专业与地方政府、幼儿园的发展共同体。根据国家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部署,近年遴选建设8个左右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由院校、地方政府、幼儿园、教育科研部门“四位一体”共同参与。开展见习实习、教师跟岗培训和教研教改等。

9、创新职后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培训工作获得感。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教师发展资源,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诊断,优化培训内容,创新体现不同类型教师特质、彰显特色培训模式。探索国培项目、省培项目、院级培训项目的有效衔接机制,通过置换研修、集中培训、本校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途径组织实施教师的全员培训。完善本专业研修制度,丰富研修形式和资源,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加强名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岗位上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10、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推行全方位的“互联网+教师教育”,推动教师培养由传统教学方式向混合式教学转变,推动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衔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依托学院着手建设“省级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库”,打造连接教育主管部门、各级院校和幼儿园的教师教育云平台。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逐年遴选建设20门教师教育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师范院校共享教师教育课程资源。

六、加强督导检查

在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和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计划中突出对学前教育专业关于学生培养、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等方面的考核。逐步把推进“新师范”建设工作与实施“强师工程”项目结合起来,建立教师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督导机制,并把实施情况纳入相关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探索多种质量监测方式,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结合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利用我院“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定期收集反馈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毕业生满意度等重要质量数据。采取学员评估、专家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培训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依据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库、省教育厅统计数据、院校填报数据和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对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大数据方式的质量诊断,依据评估结果建立我系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电话:0911-8235500 邮编:716000 地址: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555号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主办 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陕备ICP 0601334 技术支持: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