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2)

作者:教务处 时间:2020-03-06 点击数: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教育工作做出来全面部署,为做好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教材局局长郑富芝指出,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教材提出的“五个体现”要求。把牢政治方向,加强系统设计,突出问题导向,谋划教材建设新的“奋进之笔”。

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以下简称三教)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在“三教”改革中,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载体,教材工作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材改革迫在眉睫。

1.新时代高职院校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1.1基础性原则。

在教材编写时主要关注相应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材的容量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过度追求教材的容量。

1.2职业性原则。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学的重点已经转移到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上,因此高职院校编写教材也应以能力建设为本位,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合理安排实训内容。

1.3适应性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与学生特点相适应,要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需要、兴趣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1.4发展性原则。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者的职业岗位变化频繁,需要不断面对新知识和新技术。因此,确定教材内容时不仅要关注企业一线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结合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将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纳入教材。

1.5综合性原则。

教材是教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的载体,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教材内容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相结合,将知识点融入实际项目的开发中。

1.6人文性原则。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具有时代特征和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人文教育必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在精神方面和情感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人格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2.新时代高职院校教材编写的对策

2.1通过相关调研活动,确定教材的框架和具体内容。

一是对现行教材进行调研。调研时,教材调研团队主要应针对现行教材的科学性、职业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调研,认真倾听使用者对所用教材的反映,详细记录他们提出的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意见,分析比较国内同类教材的优缺点,以取长补短的方式,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形成特色校本教材。

二是进行企业调研。通过对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岗位分析,了解企业行业标准和岗位职责,形成教材选订、编写或修订的建议报告。

三是召开企业行业专家论证座谈会,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研讨,构建出能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的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教材结构体系。在学校办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把既能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与企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具有一定特点的项目以工作手册、实践案例等方式充实到教材中,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教材体系。

2.2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和组建编写团队。

一是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服务,在教材建设中,要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找出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能力素质,突出基础性、职业性原则,建立以能力为主线的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教材体系。

二是组建合理的教材选编团队。选编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教材建设的质量,团队协作、真正服务师生、搞好教育教学是选编高质量教材的基础。教材选订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职院校教材选订规范和流程。教材编写人员应由以下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既了解学生特点和企业文化,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企业经历。他们能为教材建设的适应性原则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熟知高职教育发展动态的教研人员,他们能在客观上把握教材编写方向,在教材建设的基础性原则上起重要作用;三是从事本专业的企业兼职教师,他们具有深厚的实践经验,能为教材的实用性提出指导性建议。

2.3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教材改革与创新。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加快教材改革与创新,是更新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当前,个别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存在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内容陈旧且更新不及时、教材选用不规范、校本教材编写滞后、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更缺乏适合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数字化教材。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力倡导建设在线课程,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在落实落细创新方面加强和推进。要推进教材改革和创新,根本措施就是推进课程建设。

以课程建设为统领,按照完善课程标准、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或开发特色校本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与企业共同研制出能反映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合作编写和开发符合生产实际和行业最新趋势的教材。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材可以编写或选用公开出版的书本教材;对专业课和实践课教材,鼓励使用与企业配合编写适用不同生源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实践内容丰富且与当下企业工作流程适应的教材,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建立动态化、数字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使专业课和实践课教材能够跟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调整更新,适合当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2.4以教材编写为主导,紧密结合学院教学改革。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体现形式,教材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媒体等,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他既是对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也是一套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对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应把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一是通过教材建设助推教学改革,对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的特色专业教材院校应给予重点支持,保证建设程序顺畅、经费到位。当然还要使教材内容保持较高的技术跟踪,能够反映本专业最新知识动态以及对应岗位的最新需求;融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是鼓励制定特色校本教材建设标准,使教材开发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岗位需求,能够体现职业人才培养特色及对应职业岗位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教材建设既要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也要为学生的发展不断创造空间。

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要遵循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明确教材内容选择标准,提高优秀教材的选用率,并要结合学生实际研发特色专业公共课教材和专业科教材。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做好教材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进而推动高职院校发展。

电话:0911-8235500 邮编:716000 地址: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555号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主办 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陕备ICP 0601334 技术支持: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